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行業與信仰—台灣行業神商篇


1.福德正神—土地公
源起於自然崇拜的土地神信仰,從上古時期就有地神—社神的祭祀,之後發展到后土、土地神,而其神格地位也逐漸從高位降低到最基層的鄉里守護神。俗語說:「田頭田尾土地公」,土地神信仰移入台灣後,其發展與演變早已超乎原鄉的規模。以廟宇為例,不僅有鄉野路旁隨意可見的小型祠堂、或以三塊石板疊起ㄇ字型象徵土地公,且台灣各廟宇無論供奉什麼主神也都有配祀土地公,甚至入駐民家,成為個人家庭所供奉的神明之一,此普及性自非其他神格高位的神明可比擬。
台灣的土地公除了扮演地方守護神之外,更兼具農、商、工、礦業等各行業的守護神,甚至被視為財神爺,以手捧如意、元寶的造型,始終帶著微笑並給人和氣生財的感覺,成為一般商行普遍祭祀的守護神。隨著土地神信仰而起的相關傳說也深入民間,如土地公與嘉慶皇帝遊台灣的傳說、土地公與土地婆的傳說、土地公顯聖救人與退敵的傳說、土地公與虎爺以及蛇的傳說…等,不但流傳極廣,更被搬上螢幕演出,發展成家喻戶曉的神蹟故事,形成台灣土地神信仰的特色之一。
台灣各地每逢開春時節,前往土地公廟祭拜的人潮便紛紛湧現。除了祈求福佑之外,「借發財金」、「換錢母」的現象也蔚為一股新興潮流,俗語有「求財神,有借有保庇」、「借財運,愈借愈走運」等說法。以南投縣竹山鎮的「紫南宮」為例,享有全台最大土地公銀行之稱,想要借發財金的信徒們,要先通過祈求、擲筊等儀式,取得土地公的同意後才能借貸「發財金」。信眾期待能在土地公的加持之下,以小錢變大錢,帶來更多的財富,而由屢屢靈驗的結果,造成了財神土地公崇拜的熱潮,成為最受歡迎的財神之一。
2.五路財神
五路財神,指由玄壇元帥趙公明及招寶、納珍、招財、利市四位部屬所組成的財神崇拜,專司迎祥納福之事。無論是五路財神廟或是畫有五路財神像的吉祥年畫,都廣受一般商業行號與求財者的信奉。
有關五路財神的成神始末,源起於《封神演義》中姜子牙對陣亡忠魂的敕封結果:「乃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,統帥招寶天尊蕭升,納珍天尊曹寶,招財使者喬有明,利市仙官姚邇益四神,迎祥納福,追捕逃亡。」其中的玄壇真君—趙公明,另有武財神專職,在武將的威猛造型下,手中捧握的金元寶即為財神的象徵。而與四位部屬合併為「五路財神」的祭祀形式,除了反映財神信仰在民間普遍受到歡迎之外,更突顯了民眾求財的心理,特別是在經濟衰退、失業潮的高峰時期,紛紛寄託於財神的庇祐。
此外,五路財神也有五路神的說法,「俗稱財神,其實即五祀門、行、中霤(土神)之行神,出門五路皆得財也」。所謂的五祀,即為祭祀戶神、灶神、土神(中霤)、門神、行神的意思;而行神,即為路頭,所以五路神即指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方道路皆有財神的意思,象徵出門五路,皆可得財的吉祥意義,展現自然崇拜的現象。

3.玄壇元帥—武財神
玄壇元帥即趙公明,又稱玄壇爺、玄壇真君,以武將之身於《封神演義》中受封為武財神,專門庇祐財祿。在道教中則記載其為張天師之徒,受命鎮守玄壇秩序,因而被封為「正一玄壇趙元帥」,成為道教建醮祭壇中的四大護法之一。趙公明以「頭戴鐵冠,手執鐵鞭,面黑而多鬚,跨虎」的形象出現,展現了武將的威儀,成為近年來民間最受歡迎的財神,特別是追求財富的商業界,玄壇爺是財神信仰的最佳人選。
從史料中觀察趙公明的身份與執掌的變化,最早出現在東晉時期干寶所撰寫的《搜神記》,「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、鍾士季,各督數鬼下取人」,為天帝派往人間索取人命的督鬼統領。到隋朝,傳說趙公明成為到人間傳播疾病的瘟神之一。元代以後,流傳的神仙傳記中,趙公明除了瘟神以外,還是能取人性命的八部鬼帥之一,並兼具維持公義、掌管利合的財神。由此可知,至元代,趙公明已經成為具有財神屬性的神明,在《封神演義》的傳播與影響下,武財神的信仰逐漸普及。
台灣民間慣稱的「玄壇爺」,因有「日之精」的傳說也被視為火神,其厭惡寒冷的特性,又被訛稱為「寒單爺」,由此產生了元宵夜「炸寒單爺」的民俗活動。而無論是神像或真人扮演的肉身玄壇爺,都要接受鞭炮的洗禮,在愈炸愈旺的普遍心理下,相信「炸寒單」儀式可以消災解厄,求得平安與財運順利。
4.虎爺
虎爺,有虎將軍之稱,因兇猛的獸性被視為具有神威能力,成為崇拜的對象,屬於自然崇拜中的動物崇拜。在一般寺廟中的神案下方均有供奉虎爺,作為寺廟的守護神。傳說中有虎爺會咬錢來,因此特別是生意人,認為虎爺張著大嘴便是為了叼財寶而來,所以成為財神之一。
有關虎爺的祭祀與土地公、保生大帝的傳說有關。在土地公傳說中,以某山內有猛虎出沒危害,被害者向掌管地域安寧的土地公求救,不僅收服了猛虎,並成為土地公的座騎。所以俗語有「土地公沒做號,虎不敢亂咬人」,表示未經土地公應許,老虎就不敢傷人,除非是為非作歹的壞人。在保生大帝「醫虎喉」的傳說中,敘述一隻老虎某次吞食了一位婦人,不料喉嚨竟被婦人的骨頭卡住,吞嚥不得發出痛苦的哀鳴,正巧保生大帝經過,為其醫治,老虎因感念恩德而成為謢衛,忠心守護保生大帝,所以俗稱為「虎爺」。而又有一說指此虎是黑虎,所以也稱「黑虎將軍」。
台灣民間相信虎爺具有一般老虎的凶悍威力,所以有驅逐厲疫和惡魔以及鎮護廟宇的功用。在民俗療法中也有流傳虎爺能治療小兒罹患「豬頭皮」(腮腺炎)的功能,發病時,用金紙來撫摸虎爺的下額,再將這張金紙貼在患部,相信很快就能消腫痊癒,因為老虎會咬豬,因此,大人在祭拜土地公時,往往會要小孩也向神桌下的虎爺叩頭,以祈求保護。在財神崇拜盛行的現代,民間也出現了小型虎爺的造型,可懸掛在胸前以加強「咬錢增財」的運氣,但有一項禁忌必須遵守,就是不能戴著虎爺進入廁所,否則會破功失效。
5.關聖帝君
關聖帝君,即關公,前身為《三國志˙關羽傳》中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關羽,字雲長,河東解縣人。隨著《三國演義》小說的流傳與渲染,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忠義事蹟發展成民間重要信仰崇拜,經由歷代帝王的褒揚敕封,至明朝萬曆年間受封為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」,故稱關聖帝君。在儒、釋、道三教之中都有封號與祭祀,如道教稱為蕩魔真君、伏魔大帝,並以關公為「第十八代玉皇大帝」奉為天公,躍升帝君之尊;佛教奉為護法神之一,稱為伽藍菩薩;儒教尊為文衡帝君,為五文昌之一的文學守護神,並以發展出鸞堂信仰,藉由神明持筆揮鸞來闡述儒教的倫理道德觀。關帝崇拜展現了儒、釋、道合流的民間信仰現象。
台灣的關帝信仰相當普遍,除了一般民眾,對商人來說,合夥的事業講求團結,營利則以誠信為主,因此,重義講信的關公正是最好的典範,故被奉為行業神。而由一介武夫轉為救困扶危、忠肝義膽的英雄人物,除了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外,關羽的各項事蹟也令人敬佩,如在刮骨治毒事件中,醫師為其受毒傷的左臂進行刮骨去毒時,儘管血流如注卻仍與部將聊天、下棋,神態自若一如往常。因此,在神像造型上也以此英勇為特色,多以右手持青龍偃月刀、左手捻鬚的坐姿呈現,也因好讀《左氏春秋》而有左手握《春秋》的造型。
由歷史人物變為普遍崇拜的神明,主要是因關帝的忠勇形象符合了傳統倫理道德教忠教孝的要求,由此延伸成為職司多元的神祇,包含福祿、功名、病災、辟邪,甚至成為招財進寶、庇祐商賈的商業之神,信徒會在農曆正月十三或六月廿四日關公的誕辰日舉行祭典,以感謝關帝的保佑。


local]1[/local]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