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茶的傳說

本帖最後由 呼叫伙伴 於 2012-10-9 19:53 編輯

一、神農嘗茶的傳說
很早以前,中國就有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的傳說。說的是神農有一個水晶般透明的肚子,吃下什麼東西,人們都可以從他的胃腸裏看得清清楚楚。那時候的人,吃東西都是生吞活剝的,因此經常鬧病。神農為了解除人們的疾苦,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嘗試一遍,看看這些植物在肚子裏的變化,判斷哪些無毒哪些有毒。當他嘗到一種開白花的常綠樹嫩葉時,就在肚子裏從上到下,從下到上,到處流動洗滌,好似在肚子裏檢查什麼,於是他就把這種綠葉稱為查。以後人們又把查叫成茶。神農長年累月地爬山涉水,嘗試百草,每天都得中毒幾次,全靠茶來解救。但是最後一次,神農來不及喫茶葉,還是被毒草毒死了。據說,那時候他見到一種開著黃色小花的小草,那花萼在一張一合地動著,他感到好奇,就把葉子放在嘴裏慢慢咀嚼。一會兒,他感到肚子很難愛,還沒來得及喫茶葉,肚腸就一節一節地斷開了,原來是中了斷腸草的毒。後人為了崇敬、紀念農業和醫學發明者的功績,就世代傳頌著這樣一個神農嘗百草的故事。
二、陸羽煎茶的傳說
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歡品茶,宮中也常常有一些善於品茶的人供職。有一次,竟陵今湖北天門)積公和尚被召到宮中。宮中煎茶能手,用上等茶葉煎出一碗茶,請積公品嚐。積公飲了一口,便再也不嘗第二口了。皇帝問他為何不飲,積公說:我所飲之茶,都是弟子陸羽為我煎的。飲過他煎的茶後,旁人煎的就覺淡而無味了。皇帝聽罷,記在心裏,事後便派人四處尋找陸羽,終於在吳興縣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,並把他召到宮中。皇帝見陸羽其貌不揚,說話有點結巴,但言談中看得出他的學識淵博,出言不凡,甚感高興。當即命他煎茶。陸羽立即將帶來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筍茶精心煎後,獻給皇帝,果然茶香撲鼻,茶味鮮醇,清湯綠葉,真是與眾不同。皇帝連忙命他再煎一碗,讓宮女送到書房給積公去品嚐,積公接過茶碗,喝了一口,連叫好茶,於是一飲而盡。他放下茶碗後,走出書房,連喊漸兒(陸羽的字)何在?,皇帝忙問你怎麼知道陸羽來了呢?積公答道:我剛才飲的茶,隻有他才能煎得出來,當然是到宮中來了。上述的傳說,雖說難辨真偽,但從此也可見陸羽精通茶藝之一斑。
三、黃山毛峰的傳說
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,是著名的遊覽勝地,而且群山之中所產名茶黃山毛峰,品質優異。講起這種珍貴的茶葉,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!
明朝天啟年間,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僮來黃山春遊,迷了路,遇到一位斜挎竹簍的老和尚,便借宿於寺院中。長老泡茶敬客時,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,形似雀舌,身披白毫,沸水沖泡下去,隻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,轉到碗中心後就直線升騰,約有一尺高,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,化成一朵白蓮花。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,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盪開來,幽香滿室。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峰,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,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。熊知縣回縣衙後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,便將沖泡黃山毛峰表演了一番。太平知縣甚是驚喜,後來即到京城稟奏皇上,想獻仙茶邀功請賞。皇帝傳令進宮表演,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,皇上大怒,太平知縣隻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。皇帝立即傳令熊開元進宮受審,熊知縣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沖泡之故,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。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,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。在皇帝面前再次沖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峰,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,皇帝看得眉開眼笑,便對熊知縣說道:朕念你獻茶有功,升你為江南巡撫,三日後就上任去吧。熊知縣心中感概萬端,暗忖道: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,何況為人呢?於是脫下官服玉帶,來到黃山雲谷寺出家做了和尚,法名正志。如今在蒼松入雲、修竹夾道的雲谷寺下的路旁,有一檗庵大師的墓塔遺址,相傳就是正志和尚的墳墓。
四、白毫銀針的傳說
福建省東北部的政和縣盛產一種名茶,色白如銀形直如針,據說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,可治大火症,這種茶就叫白毫銀針。
傳說很早以前,有一年,政和一帶久旱不雨,瘟疫四起,病者、死者無數。在東方雲遮霧擋的洞宮山上有一口龍井,龍井旁長著幾株仙草,揉出草汁能治百病,草汁滴在河裏、田裏,就能湧出水來,因此要救眾鄉親,除非採得仙草來。當時有很多勇敢的小夥子紛紛去尋找仙草,但都有去無回。有一戶人家,家中兄妹三人,大哥名志剛,二哥叫志誠,三妹叫志玉。三人商定先由大哥去找仙草,如不見人回,再由二哥去找,假如也不見回,則由三妹尋找下去。這一天,大哥志剛出發前把祖傳的鴛鴦劍拿了出來,對弟妹說:如果發現劍上生鏽,便是大哥不在人世了。接著就朝東方出發了。走了三十六天,終於到了洞宮山下,這時路旁走出一位白髮銀鬚的老爺爺,問他是否要上山采仙草,志剛答是,老爺爺說仙草就在山上龍井旁,可上山時隻能向前千萬不能回頭,否則採不到仙草。志剛一口氣爬到半山腰,隻見滿山亂石,陰森恐怖,身後傳來喊叫聲,他不予理睬,隻管向前,但忽聽一聲大喊你敢往上闖,志剛大驚,一回頭,立刻變成了這亂石崗上的一塊新石頭。這一天志誠兄妹在家中發現劍已生鏽,知道大哥不在人世了。於是志誠拿出鐵簇箭對志玉說,我去採仙草了,如果發現箭簇生鏽,你就接著去找仙草。志誠走了四十九天,也來到了洞宮山下遇見白髮老爺爺,老爺爺同樣告訴他上山時千萬不能回頭。當他走到亂石崗時,忽聽身後志剛大喊志誠弟,快來救我,他猛一回頭,也變成了一塊巨石。志玉在家中發現箭簇生鏽,知道找仙草的重任終於落到了自己的頭上。她出發後,途中也遇見白髮老爺爺,同樣告訴她千萬不能回頭等話,且送給她一塊烤粑,志玉謝後背著弓箭繼續往前起,來到亂石崗,奇怪聲音四起,她急中生智用粑塞住耳朵,堅決不回頭,終於爬上山頂來到龍井旁,拿出弓箭射死了黑龍,採下仙草上的芽葉,並用井水澆灌仙草,仙草立即開花結子,志玉採下種子,立即下山。過亂石崗時,她按老爺爺的吩咐,將仙草芽葉的汁水滴在每一塊石頭上,石頭立即變成了人,志剛和志誠也複活了。兄妹三人回鄉後將種子種滿山坡。這種仙草便是茶樹,於是這一帶年年採摘茶樹芽葉,晾曬收藏,廣為流傳,這便是白毫銀針名茶的來曆。
五、大紅袍的傳說
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(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。它的來曆傳說很多,傳說古時,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,路過武夷山時,病倒在路上,幸被天心廟老方丈看見,泡了一碗茶給他喝,果然病就好了。後來秀才金榜題名,中了狀元,還被招為東床駙馬。一個春日,狀元來到武夷山謝恩,在老方丈的陪同下,前呼後擁,到了九龍窠,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,枝葉繁茂,吐著一簇簇嫩芽,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,煞是可愛。老方丈說,去年你犯鼓脹病,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。很早以前,每逢春日茶樹發芽時,就鳴鼓召集群猴,穿上紅衣褲,爬上絕壁採下茶葉,炒制後收藏,可以治百病。狀元聽了要求采制一盒進貢皇上。第二天,廟內燒香點燭、擊鼓鳴鐘,召來大小和尚,向九龍窠進發。眾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,齊聲高喊茶發芽!然後採下芽葉,精工製作,裝入錫盒。狀元帶了茶進京後,正遇皇后肚疼鼓脹,臥床不起。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,果然茶到病除。皇上大喜,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,讓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賞。一路上禮炮轟響,火燭通明,到了九龍窠,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,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,以示皇恩。說也奇怪,等掀開大紅袍時,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,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。後來,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。有人還在石壁上刻了大紅袍三個大字。從此大紅袍就成了年年歲歲的貢茶。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1

評分次數

名茶傳說..
故事的解說..更增添了茶的魅力.....
本帖最後由 cowfish 於 2012-10-15 14:54 編輯

1# 呼叫伙伴


我們才參觀過坪林茶博物館. 這篇更讓我對茶有更深的認識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