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清明節的故事與八風

清明節的由來
「清明節」是祭拜祖先、清掃墓園的節日,在魏晉時被定在農曆三月三日,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統一清明假期,也弘揚固有文化與倫理道德,改定國曆四月五日為清明節,與原農曆三月三日時序非常接近。清明節的主要活動,就是全家大小一起到祖先的墳上拈香祭拜,並利用祭拜之際清理墓地的雜草花木,因此清明節也稱「民族掃墓節」。
關於清明,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古代傳說。春秋戰國時期,晉國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,在大臣介子推的保護下,流亡國外。
有一天,他們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,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,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。
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,用火烤熟送給重耳。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,
介子推告訴說是自己腿上的肉。重耳感動地說:“你這樣待我,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?”
介子推說:“我不求報答,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,要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,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。”
重耳流亡後的第十九年,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,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。
他把流亡時期跟隨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,唯獨忘了介子推。
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,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,心中有愧,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。可是,差人去了幾趟,介子推不來。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。可是,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,只見大門緊閉。介子推不願見他,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(今山西介休縣東南)。於是,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,沒有找到。於是,有人出了個主意說,不如放火燒山,三面點火,留下一方,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。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,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,大火熄滅後,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。
上山一看,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。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,然後安葬遺體,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,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。掏出一看,原來是片衣襟,上面題了一首血詩:
割肉奉君盡丹心,但願主公常清明。
柳下作鬼終不見,強似伴君作諫臣。
倘若主公心有我,憶我之時常自省。
臣在九泉心無愧,勤政清明復清明。
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,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。
離開時,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,到宮中做了雙木屐,每天穿在腳上,望著它哀嘆:“悲哉足下。
“足下”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,據說就是來源於此。
另有一說
清明的由來來自「八風」,八風是我國最早區分季候風的方式,一年之間約每四十五天,就吹不同的風。從冬至算起,依序是「條風、明庶風、清明風、暴風、涼風、閻闔風、不周風、廣莫風」,清明正是清明風吹起的時候。清明風是東南風、是暖風,同時也帶來了多量的雨水。
據:維基大典
八風者,蓋風以應四時,起于八方,而性亦八變。
東北曰炎風,艮氣所生,一曰融風。杜子美《諸將》詩曰:「炎風朔雪天王地,只在忠臣翊聖朝。」主寒。韓昌黎《縣齋有懷》詩曰:「毒霧恆熏晝,炎風每燒夏。」此處主熱,疑炎字之訛也。
東方曰滔風,震氣所生,一曰明庶風。《史記·律書》:「明庶風,居東方。明庶者,明眾物盡出也。」然出中國之風,多無此類,維海隅可偶見。
東南曰熏風,巽氣所生,曰清明風。仲春始發,主暖。徐渭《憶潘公》詩曰:「記得當時官舍裡,熏風已過荔枝紅。」受之靡靡。林昇《題臨安邸》詩曰:「暖風熏得遊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」云此為亡國之風。
南方曰巨風,離氣所生,一曰凱風。風自大洋來,勢洶洶,毀屋敗舍,壞沒田稼。沈括《夢溪筆談》載曰:「望之插天如羊角,大木盡拔。俄頃,旋風捲入雲霄中。」亦名龍卷風。嘗風過,須臾則海嘯至。
西南曰淒風,坤氣所生,一曰涼風。凄者,苦困也,取冷風之解。陸機《贈尚書郎顧彥先》詩曰:「淒風迕時序,苦雨遂成霖。」柳河東《籠鷹詞》詩曰:「淒風淅瀝飛嚴霜,蒼鷹上擊翻曙光。」
西方曰飂風,兌氣所生,一曰閶闔風。秋時之風也,主蕭瑟。《吳越春秋》曰:「城立閶門者以像天門,通閶闔風也。」蓋閶闔門即今姑蘇城西之閶門,或以西喻秋云云。
西北曰厲風,乾氣所生,一曰不周風。班固曰「不周」乃「不交」之意,蓋西北有闕,勁風入焉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載:「厲風濟,則眾竅為虛。」可知其烈也。後喻君子清識有節,若《隸釋·漢孝廉柳敏碑》載:「君清節儉約,厲風子孫。」,即借此意。
北方曰寒風。坎氣所生,一曰廣莫風。起于孟冬,而過則萬物肅殺,草木凋零,王微《雜詩》曰:「孟冬寒風起,東壁正中昏。」魏晉二都,健康、洛陽北皆曰廣莫門,或可云廣莫即北方之意。
據《呂氏春秋》,呂不韋著
八風
(一)八種季候風:
《易緯通卦驗》:「八節之風謂之八風。立春條風至,春分明庶風至,立夏清明風至,夏至景風至,立秋涼風至,秋分閶闔風至,立冬不周風至,冬至廣莫風至。」
(二)八方風
《呂氏春秋.有始》:「何謂八風?東北曰炎風,東方曰滔風,東南曰熏風,南方曰巨風,西南曰凄風,西方曰飂風,西北曰厲風,北方曰寒風。」
《淮南子.墬形訓》:「何謂八風?東北曰炎風,東方曰條風,東南曰景風,南方曰巨風,西南曰?風,西方曰飂風,西北曰麗風,北方曰寒風。」
《說文.風部》:「風,八風也:東方曰明庶風,東南曰清明風,南方曰景風,西南曰涼風,西方曰閶闔風,西北曰不周風,北方曰廣莫風,東北曰融風。風動蟲生,故蟲八日而化。
《左傳.隱公五年》:「九月,考仲子之宮將萬焉。公問羽數於?仲。對曰:天子用八,諸侯用六,大夫四,士二。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,故自八以下。公從之。於是初獻六羽──始用六佾也。」陸德明《釋文》:八方之風,謂東方谷風,東南清明風,南方凱風,西南涼風。西方閶闔風,西北不周風,北方廣莫風,東北方融風。」
(三)八音
《左傳.襄公二十九年》:「五聲和,八風平。」王引之《經義述聞.春秋左傳中》:「古者八音謂之八風。《襄.二十九年》傳:『五聲和,八風平。』謂八音克諧也。」
(四)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
《佛光大辭典》「八風」:又作八法、八世風。謂此八法,為世間所愛所憎,能煽動人心,故以風為喻,稱為八風。苟心所有主,安住正法,不為愛憎所惑亂,則不為八風所能動。八風,即:(一)利,利乃利益,謂凡有益於我,皆稱為利。(二)衰,衰即衰滅,謂凡有減損於我,皆稱為衰。(三)毀,毀即毀謗,謂因惡其人,構合異語,而訕謗之。(四)譽,譽即讚譽,謂因喜其人,雖不對面,亦必以善言讚譽。(五)稱,稱即稱道,謂因推重其人,凡於眾中必稱道其善。(六)譏,譏即譏誹,謂因惡其人,本無其事,妄為實有,對眾明說。(七)苦,苦即逼迫之意。謂或遇惡緣惡境,身心受其逼迫。(八)樂,樂即歡悅之意。謂或遇好緣好境,身心皆得歡悅。大乘無生方便門(大八五‧一二七四下):「身體及手足,寂然安不動,八風吹不動。」〔佛地經論卷五、行宗記卷一〕
所謂八風,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所遭遇到的八種境界的風,它們的名稱是: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。
一、稱──每逢人家「當面稱讚」我們的時候,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!
二、譏──每當人家「當面責罵」我們的時候,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的羞辱。
三、毀──有些人總愛「背後說人家的壞話」,一旦讓我們知道了,總感到忍受不了,甚至心存報復。
四、譽──當人家「背後褒獎」我們,認為是一種榮譽,而不覺沾沾自喜。
五、利──當我們的事業成功,「順利通達」的感受,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。
六、衰──當我們的事業衰敗,所有的打擊,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。
七、苦──當種種的煩惱逼迫得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,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聚。
八、樂──當我們的身心獲得非常適意時,總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。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這麼忠a臣ㄛ~
慎終追遠~對先人的感念~這麼立意良好的節日:是否終將隨著時代進步而式微~
弦書碁
3# 弦書碁
總有一天會叫你打開電腦對著螢幕參拜或祈禱就可以了
一則野史  當年朱元璋  幼時清貧  父死草席裹尸隨地而葬
當上皇帝後思親  卻又不知父親葬身何處
於是頒布規定掃墓必須壓紙
當所有荒塚一一有壓紙  惟獨一塚無紙  知是父親之塚
痛哭流涕大舉翻修墓園  以盡孝道
5# 江夏
這跟燒紙錢的故事有點雷同。有個書生沒錢買祭品祭拜父親,便將平日練習的文章在父親墳前燒了,希望父親保佑他早日及第,鄰人見了問他燒什麼?他回說是燒些錢給父親地府用。
相傳這是燒紙錢的由來。
返回列表